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最新消息 > 正文 最新消息
    《健康报》对和平医院全面推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工作进行报道
    发布者: 来源:  日期:2022-05-06 16:25

    《健康报》对和平医院全面推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工作进行报道

     

    托管:从“县级强”到“县域强”

    2017年托管山西省长治市上党区人民医院,2021年相继托管武乡县人民医院、长子县人民医院、壶关县人民医院。这几年,通过托管,山西省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全面推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形成从“城市强”到“县级强”再到“县域强”的发展格局。

    实现市县乡村四级转诊

    为减轻县域百姓外出就医负担,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对托管医院的双向转诊进行重新布局,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医务人员尤其是村医纳入双向转诊团队统一管理,形成市县乡村四级转诊模式。

    和平医院副院长王龙介绍,为提高危重症患者的救治成功率,该院为转诊患者开通绿色就医通道、免收门诊挂号费、优先安排住院等,打造30分钟急救圈。对不具备转诊条件的患者,确保在30分钟之内给予所在医疗机构必要的急救指导。

     

    武乡县人民医院被和平医院托管后,开通了空中救援通道,有效扩大了县医院急救服务半径,缩短了急危重症患者院前救治时间。

    “和平医院2021年5月开展第一例危重症患者空中转运救援,不到一年时间里进行了11次救援。其中,8次是对托管医院的危重症患者的转运,包括5例急性心肌梗死、1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1例脑出血、1例全身多发伤。在开展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空中救援过程中,胸痛中心医护人员在飞行过程中进行术前评估、术前谈话、术前采血、办理住院手续并签署术前同意书,患者在飞机降落的第一时间被直接送入导管室进行急诊PCI治疗。”该院急救中心主任方宁介绍。

    上党区人民医院被托管4年来,基层首诊率从2017年的15%提升到2021年的37%,县域就诊率从2017年的22%提升到2021年的58%。

    “输血”为“造血”

    为了解决县医院医疗专业人才短缺、乡镇卫生院专业人员医疗技能退化、村卫生所村医年龄老化等人才短板问题,和平医院不仅采取下派专家常驻分院的形式进行“输血”,还发挥“传、帮、带”作用为基层培养人才,主动“造血”。

    该院老年病科主任郭娟娟曾担任牛家掌村的“第一村医”。“村里大多是留守老人,慢病管理意识淡薄,当地村医没有受过正规医学教育,不能很好地对老人进行有效的健康指导。驻村一年来,我们对壶关县的7个乡镇21个村的村医进行了健康教育培训,开展了规范化心肺复苏操作指导、良性位置性眩晕(耳石症)的复位操作培训、胰岛素注射技术培训等,受到了基层医护人员的欢迎。”郭娟娟说。

    记者了解到,该院还对托管医院制定了“三年能力提升计划”。县级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定期到和平医院轮训,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到县级医院轮训,村卫生所村医到乡镇卫生院轮训。到和平医院轮训的医务人员免进修费、住宿费、餐费,补绩效。

    王龙说:“医院还选派学科带头人担任托管医院的学科建设导师,结合县医院的学科现状和县域百姓的就医需求,对托管医院的学科进行重新规划设计。上党区人民医院被托管后,神经内科、内分泌代谢科、儿科、影像医学科、超声医学科在全市各县区综合医疗服务能力排名中跨入第一方阵。”

    探索线上医疗新模式

    和平医院2021年3月开始运行互联网医疗,主要面向乡村患者。该院互联网医疗部主任赵琥介绍,乡村老年人慢病比较多,村医不能够满足慢病指导的需求,医院通过搭建远程医疗协作平台,把远程医疗服务站布设到了乡村,覆盖长治市7个县区的281家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所。和平医院专家可以联合县医院专家进行远程会诊、协同门诊以及远程培训等,逐渐形成“小病在乡村、常见病在县、疑难病在和平”的四级联动模式。和平医院还利用互联网优势,搭建了远程影像诊断平台。

    据悉,和平医院4个分院正逐步推进远程超声诊断工作,这将为县医院卒中中心、胸痛中心、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创伤急救中心建设提供必要的支撑。

     

    (本文刊登在《健康报》2022年5月5日 第4版)

     

    上一篇:祝贺|附属和济医院援非队员荣获喀麦隆国家荣誉骑士勋章

    下一篇:李华荣深入附属和平医院调研清廉医院建设工作